中企云鏈再闖港股IPO!確權應收賬款累計2萬億元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5月6日,國內產業數字金融平臺中企云鏈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信建投國際、農銀國際、工銀國際、邁時資本為中企云鏈聯席保薦人。此前,中企云鏈曾在2023年10月向港交所主板申請上市。
中企云鏈是國內頭部獨立產業數字金融平臺,成立于2015年。公司擁有產業數字金融平臺“云鏈”,服務核心企業、鏈屬企業及金融機構。核心企業主要是指在各自供應鏈中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大型企業,他們可以通過信用方式向鏈屬企業采購商品及服務,促進金融機構利用其閑置授信及采用數字增信手段向供應商提供金融支持。
公司業務主要包括三大板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3年5月,中企云鏈的平臺成為首個確權應收賬款累計金額超過1萬億元的獨立數字應收賬款確權平臺,2025年1月公司確權應收賬款累計金額達2萬億元。
作為獨立產業數字金融平臺的一部分,獨立數字應收賬款確權平臺指的是提供應收賬款電子憑證或供應鏈票據相關服務并獨立于核心企業或金融機構的服務供應商,確權應收賬款是平臺規模的直接體現。
中企云鏈業務主要包括三大板塊:確權及保理業務、場景數字業務及其他生態業務。
其中,確權及保理業務主要包括通過中企云鏈云信驅動的服務,云信是企業應收賬款電子憑證。公司于供應鏈金融提供撮合服務,利用核心企業的信用促成供應商資金流轉。同時,中企云鏈也在此業務下提供保理服務以及供應鏈票據服務,以實現相似目標。
場景數字業務主要包括融資撮合服務,專注于收集、核實、分析及利用來自企業營運各方面的全面場景數據,以更深入地洞察其業務,協助企業更好地進行融資申請。
其他生態業務主要包括資產證券化服務以及其他與融資撮合有關的試點項目或測試訂單。中企云鏈表示,這些項目尚未達到臨界規模,無法成為公司業務組合中的主要服務。
經營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中企云鏈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收分別為6.52億元、8.79億元、9.91億元;毛利分別為5.72億元、8.21億元、9.50億元;利潤分別為4568.5萬元、1.52億元、1.57億元,利潤率分別為7%、17.3%、15.9%。
目前,云鏈平臺運營的確權及保理業務為中企云鏈主要收入及收益來源,2022年—2024年持續占公司營收的九成以上。三年間,中企云鏈云信服務的收入分別為5.16億元、7.48億元和8.77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79.1%、85%和88.5%;保理服務營收占比分別為11.6%、6.2%和2.1%。
產業數字金融業務發展與平臺用戶息息相關。為實現云信服務的持續發展,中企云鏈著力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生態。
招股書顯示,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云鏈平臺的用戶數量分別為23萬家、37.3萬家、55.7萬家。用戶包括核心企業、鏈屬企業及金融機構。2024年末,共有6601家核心企業、54.64萬家鏈屬企業、3574家金融機構注冊成為平臺用戶。2022年—2024年,中企云鏈平臺的核心企業留存率分別為88.5%、86%、87.8%。
招股書還提到,產業數字金融市場是一種快速發展的新興業務模式,可能受到行業競爭加劇及監管環境變化等有關不確定因素的挑戰。同時,公司需要調整業務模式并繼續升級服務產品,以保持競爭優勢。若未能適應最新市場發展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服務,公司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發展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股權架構多次變動
自成立以來,中企云鏈經歷了多次股權架構變動。
2015年5月,公司由南車投資、北車投資、中國鐵建投資、中國重機、北京服務新首鋼基金、金蝶及智德盛資產管理各投資2000萬元共同成立;2015年12月29日,公司員工持股平臺云頂資產向公司注資2000萬元。
2017年3月,多家企業及機構與中企云鏈訂立增資協議,向中企云鏈注資共2.6億元。其中,2億元注入公司注冊資本,余下6000萬元注入公司資本公積。
自2019年起,中企云鏈部分股東陸續退出。招股書顯示,2019年3月后,陸續有部分當時股東將其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權轉讓給其他投資者以獲取財務回報。
截至本次招股書發布,中企云鏈股權占比超過10%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為云頂資產、天津經開區國有投資和華輿國創基金,股權占比分別為23.11%、20.73%和10.31%。
中企云鏈表示,自2021年7月起,云頂資產持有公司單一最大股權,中企云鏈董事長劉江一直是云頂資產的實際控制人。截至報告期末,劉江作為有限合伙人直接持有云頂資產的64.79%合伙權益;云之泰為云頂資產的唯一普通合伙人,直接持有云頂資產0.01%合伙權益。劉江、云之泰及云頂資產構成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集團。
標簽: 確權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