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聚焦】原油:短期反彈,長期下行
來源: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自4月以來,國際油價在對等關稅的沖擊下震蕩下行,來到低位區間持續震蕩。而近期市場情緒有所回溫,階段性的利好推動油價又出現一定反彈,我們認為長期的油價還將以下行為主, 但短期仍有反彈動力。
根據Kpler給出的長期供需展望,今年夏季在消費旺季的提振下,全球原油市場依然會有季節性的一段相對短缺周期,但短缺的幅度相較過去并不顯著,并且在旺季結束后,年內將出現同比更大的過剩。
長期的供需寬松到過剩的轉化,是中長期油價下行的主要利空驅動,而短期的季節性改善減輕了當下繼續破位下跌的壓力,油價短期還存在一定支撐。
美國自上周以來已經進入了消費旺季,主要是汽車出行需求增長帶動汽柴油消費的季節性高峰。目前美國原油庫存處于震蕩去化過程,最近幾周去庫速度均快于預期,且庫存水平相較前兩年也偏低,中間煉廠的消費也加速上升,已經接近同期高點,為上游的利好。
但下游成品油庫存出現累庫趨勢,表明煉廠加工量的上升給下游帶來短期過剩,因此消費利好的持續性存疑。如果汽油維持累庫趨勢,那么會逐漸傳導到上游抑制原油消費。
中國無論是主營還是地方煉廠的消費量都處于偏低水平,雖然整體上從低位開始回升,但近幾周出現環比下滑,體現下游消費目前為止并沒有很強勁的增長。
長期來看二三季度旺季的提振仍會帶來環比回升,只是增幅比起前兩年同期的高點將顯著下滑,因此全球范圍內需求增速也將受到中國的影響,進入緩增階段。
自四月油價快速下跌以來,WTI位于美國石油開采成本線附近,對短期的增產形成抑制。短期內美國產量已經從歷史高點出現回落,雖然還未形成趨勢性持續下降,但行業信息顯示油企已經開始削減開采支出,若價格持續走低,對長期的開采擴張必然是不利的。
在美國產量開始下滑的同時,OPEC+開始提高增產速度以搶占份額。根據調查數據,OPEC+最近一個月的實際產量并沒有計劃那么多,但有部分國家增產不及預期和部分國家補償減產的原因,主要國家以沙特為首,近期表態依然是打算繼續放開配額甚至加快增產。在北半球消費旺季期間,未來兩個月OPEC+有很大概率繼續維持41萬桶/日增速甚至進一步擴大,增產速度遠超過美國產量下滑的速度。
地緣局勢階段性升級對供給的實際影響有限,除非出現美伊談崩、中東戰局擴大等情況,否則供給和出口多數不受影響,長期供給端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從三大月報給出的展望來看,短期市場對需求的預期有所改善,但僅僅是從四月以來的恐慌情緒中改善,即使需求預期被上調,長期的供給過剩局面也并未改變。短期旺季帶來一定利好,不影響中長期平衡表從寬松轉為過剩后的下行壓力。
油價長期來看依然是以偏空思路為主,Brent前低60美元左右并不是長期的底,突破或要等到旺季利好和地緣利好出盡后。短期受到季節性需求增長的支撐,和地緣局勢升溫帶來的溢價影響,油價反彈動力短暫增強,很可能走出一輪小反彈。然而展望未來,長期地緣各方面將普遍向著降溫的趨勢演化,只是過程中將不斷反復,大概率從情緒和預期上對價格形成短暫支撐,而不是持續的驅動,因此在供需格局沒有本質變化的背景下,市場對地緣的交易也不會太極端,Brent在70美元之上將遇到阻力,暫不具有持續突破新高的動力。
作者簡介
陳心儀
中糧期貨研究院 原油研究員
交易咨詢資格證號:Z0017987
標簽: 市場聚焦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