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降傭 來了
7月1日起,《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將正式實施生效。按照4月30日監管下發的降傭標準,被動股票型基金產品交易傭金費率不得超過萬分之2.62,其他類型則不得超過萬分之5.24。
記者獲悉,公募基金公司近期與券商正在加緊推動新的費率協議的簽訂。從進展來看,小型基金公司由于產品數量、合作券商相對較少,推進的進展較快;大公司產品數量較多,流程長,但重簽大多也已接近尾聲。此外,中基協于5月10日對基金公司進行了內部培訓,強調從嚴監管,并計劃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開展常態化專項檢查。
業內人士認為,整體來看,交易傭金降費或將重塑公募基金與券商合作模式。未來,回歸投資本源,重視研究能力與體系建設,注重投資者長期回報的券商或將受益。
基金公司與券商重簽協議
“在降傭文件下發后,我們就開始推進了。主要由合規和交易部門領導聯合負責推進。券商和基金公司都很重視,兩邊都很有默契,至今都沒遇到什么問題,推進得很順暢,7月1日前完成任務沒有問題。”滬上某基金公司人士說。
5月10日,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曾對基金公司進行了內部培訓。基金公司人士對記者說,公司合規和相關負責人都參與了,主要針對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進行培訓,也對降傭新規執行步驟、細則進行解答。“培訓明確了監管基調,因此在此次費率改革上,大家都在嚴格執行。”上述人士說。
“我們基本都搞定了,一是我們本身合作的券商就不多,二是因為監管要求,券商都很配合,雙方溝通效率比較高。”滬上某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說。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也表示,目前協議重簽工作已經進展到80%,本周前可以全部完成。
華南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雖然只是傭金費率的調整,但其實這也意味著公募基金與券商之間的合作關系乃至生態正在重構,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合作模式正在探索,短期內對于ETF產品的新發持營等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只有找到服務投資者獲得感的路徑,雙方的合作才是健康可持續的。
交易傭金規模呈下降趨勢
“據我們了解,目前監管下發的傭金標準是根據2022年的數據下調的,當時2023年數據還沒出爐,不排除后面還會根據2023年最新數據再調整。”華南某券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說。
券商研究人士表示,此前不同產品與不同券商之間協商費率均有差異,這次交易傭金費率采取“一刀切”方式,相互沒有議價權。降傭短期會影響券商研究業務營收,但從行業長遠高質量發展看,有助于推動券商轉型。
華泰證券非銀團隊稱,首次費率調降工作將于2024年7月1日前完成,以2023年靜態數據測算,2024年、2025年將分別為投資者節省32億元、64億元成本。中金非銀及金融科技團隊測算稱,預計交易傭金費率將下降40%,對應年化讓利投資者逾60億元。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3年全市場交易傭金規模為164.66億元,較2022年減少17.75億元,同比下滑近10%。如按照機構測算的“讓利超60億元”計算,則交易傭金總規模將降至百億元水平。
公募基金傭金市場化開始
有分析人士認為,降傭實施后,過往的“灰色”操作空間消失,公募基金要調整過往的“傭金”思維,打開視野。
滬上某券商戰略研究負責人認為,7月1日,公募基金降費正式落地后,隱藏在背后的傭金支付、掛鉤研究以外的所有費用都必須出清,這是公募基金傭金市場化的開始。若是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還有三方等機構還有所謂“隱藏手段”“繞標繞道”的想法和念頭,就是“頂風作案”,不僅公司內控合規受到牽連,甚至違背財富管理同行眼中的價值觀。
中信建投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過去券商研究所可以幫基金公司采購專家咨詢服務、金融終端和數據庫服務,產生的費用也依然用交易傭金支付,俗稱“軟傭”。這一次降費落地后,軟傭可能就此“銷聲匿跡”。
“公募基金完全可以將管理費的一部分拿出來當渠道營銷費,發力持續營銷實現規模增長,再通過規模的增長反哺管理費,形成良性循環。但是現在很多基金公司不愿意花費過多的管理費、動股東的‘奶酪’,在當下降薪、人力成本降低的情況下,這其實是值得行業嘗試的。”該人士說。
推動證券研究服務能力建設
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對券商機構產生深遠影響,行業變革之際,證券公司應如何應對?
興業證券表示,未來,券商對于研究業務定位將從對外服務演變至內外兼修,在繼續深耕好產業和公司研究本職工作的基礎上,一方面通過拓展市場和品類的方式豐富研究的廣度,另一方面深化與投行、財富等部門的協同,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在基金公司整體對外部服務的購買力下降背景下,券商可以通過全方位綜合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構筑真正意義上的護城河并實現自身份額的增長。”
中金公司非銀及金融科技團隊表示,券商一方面可通過拓展覆蓋市場、品類、主題等方式拓寬研究廣度和深度,打造差異化投研服務;另一方面,可協同財富管理、IT等部門,為基金公司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如券結模式不僅可豁免傭金分配比例上限規定,亦可撬動投研、代銷、托管、結算、融券等一體化服務,有助于券商延伸公募產業鏈條、增厚綜合服務收益。此外,頭部券商財富管理及賣方投研的數字化轉型亦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公募降傭,來了)
(責任編輯:73)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