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能新活力 中國內需市場“新新”向榮
編者按:今年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經受住了關稅戰沖擊,市場機構普遍預計上半年GDP增速有望維持在5%以上,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站在新一輪政策窗口期,本報推出“2025年中經濟觀察”系列報道,解析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新意與底力。敬請關注。
證券時報記者 秦燕玲 賀覺淵
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行至年中,以“兩新”政策為代表的逆周期調節政策為穩投資、擴消費提供更多確定性。同時,產業升級轉型持續推進,消費新熱點、新場景持續涌現,供需兩端的新變化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更多新動能、新活力,中國消費市場呈現“新新”向榮新圖景。
“我也是有LABUBU(拉布布)的人了!”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自己新購入的玩偶。大眼、獠牙、表情怪異,一款與傳統“可愛”定義似乎不搭邊的毛絨小人成為今夏最出圈的時尚單品。
熱銷款玩偶一“布”難求、展示OOTD(今日穿搭)帶火“娃衣”制作……從注重功能滿足,到尋求情緒價值,這是消費升級的新切面。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指出,當前消費動因更加多元,產品不僅被用來“解決問題”,也承擔著“表達自我”“尋找歸屬”的社會功能。由此,商品和服務的情緒、文化附加值越來越高。
“養‘娃’好看、可愛,還可以換衣服、做頭發。”在北京工作的白領小米(化名)是典型的情緒價值消費者,她所說的“娃”是指棉花娃娃,與時下流行的LABUBU盲盒一樣,同為潮玩品類。小米告訴記者,這些“娃”分為有屬性和無屬性,所謂有屬性也即有游戲、動漫角色,甚至明星真人等人物設定,她買的主要是無屬性“娃”,“買它們也不是單純地買個布娃娃擺放起來,更多地會在上面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就類似于‘養’。”
以潮玩行業為代表的情緒消費正在更大范圍內創造更高商業價值。記者從淘寶天貓集團了解到,僅今年“6?18”期間,淘天玩具潮玩行業就產生了6個破億商家、超100個千萬商家、超20個千萬單品、超1000個百萬單品。
“以上四個維度成績全線超過去年‘6?18’全周期。”淘寶天貓集團有關負責人稱,其中,谷子類商品強勢爆發,以國產IP為代表的游戲電競周邊繼續保持三位數增長;毛絨、盲盒品類保持兩位數增長。
各類消費新熱點、新潮流持續涌現,近期不少地方在擴大內需過程中,也強調以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為抓手,注入消費新動能――
在上海,支持開發原創IP,推動數字娛樂等領域IP與生產制造聯動;支持健康養生、興趣課程、解壓療愈、寵物陪伴等業態發展,從而豐富悅己消費。
在北京,推動文化產業園區培育文化消費新業態新場景,鼓勵結合園區特色打造“電競+次元”文化綜合體。
在廣西,支持企業應用數字人、AI模型、全息互聯網、智能選品等新技術,創新數字消費新場景。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王立升日前提到,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帶動下,宏觀經濟增長動能從出口拉動轉換到政策驅動的內需拉動已顯示出一定信號,這一趨勢在下半年或將更明顯。
作為今年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關鍵部署,“兩新”政策持續顯效,穩投資、擴消費、促轉型、惠民生的關鍵作用進一步凸顯,家電、家具、通信器材等銷售快速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額超過1.4萬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今年用于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已下達兩批共1620億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第三批資金將于7月份下達,同時,未來將分領域制定落實到每月、每周的“國補”資金使用計劃,保障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全年有序實施。
消費需求有新意,產業升級更是在投資端持續為宏觀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來整體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一線員工經常要加班完成業務。”福建某機械臂制造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技術改造需求很大,由此帶動機械臂生產制造以及相關產線改造解決方案“爆單”。“所以說我現在著急把二期、三期廠房建好,提升產能之后才能接更大的訂單。”該負責人稱。
國內新一輪“反內卷”號角已然吹響,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反內卷”更加注重技術升級與去低效產能,這將進一步加速企業技術改造與數智化轉型進程,支持制造業投資在下半年繼續保持韌性。
一段時間以來,人工智能(AI)大模型、量子通信、半導體等領域科技創新的突破性進展,正逐步向產業端落地應用,夯實高技術制造業競爭力的同時,進一步吸引資本流入。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化學藥品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74.9%、59.2%和20%。
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指出,將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隨著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金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制造業投資也將迎來新的增長機遇。
標簽: 向榮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