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倉消費股!張坤、朱少醒、胡昕煒已然布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創?裴利瑞?
二季度以來,市場持續震蕩,基金經理們卻并未停止“翻石頭”的腳步,堅持在震蕩中尋找投資機會。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告顯示,知名基金經理動作頻頻,其中張坤、朱少醒、胡昕煒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一致加倉了消費股,沉寂了三年之久的消費板塊正在逐漸重回資金視野。Wind數據顯示,自2月5日至6月4日,萬得消費產業大類指數已經反彈了約14%,部分消費主題基金的反彈幅度接近30%。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增持消費股
近日,伊利股份因為回購股份,發布了最新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情況,公告顯示,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在4月加倉了200萬股伊利股份后,5月再度加倉20萬股,截至5月10日的最新持倉達5720萬股,位列伊利股份的第九大流通股東。
伊利股份自2021年一季度開啟回調,同年三季度便曾獲得張坤旗下易方達藍籌精選的大幅加倉。季報顯示,該基金在當時一舉位列該公司第五大流通股東,直到2023年三季度大幅減持并退出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其間伊利股份震蕩下跌,最大回撤超40%。
今年一季度,張坤再次殺回伊利股份,他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成為伊利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并在四月份和五月份連續加倉。伊利股份也在今年走出一段震蕩上升曲線,截至6月5日收盤,伊利股份報收27.32元/股,今年以來累計上漲6.6%。
基本面上的重要變化是,伊利股份在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大幅提升,并通過加大分紅和回購提升了投資回報率。相關公告顯示,伊利股份在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59.23億元,同比增長63.84%,并大手筆分紅76.39億元,分紅比例達到去年凈利潤的73%。與此同時,伊利還在近期準備進行股份回購,擬以不超過41.88元/股的價格,回購金額不低于10億元且不高于20億元的公司股份。
在近期加倉消費股的不止張坤,近日,預制菜公司千味央廚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5月14日,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LOF)、胡昕煒管理的匯添富消費行業混合新進成為該公司的第十、第八大流通股東,相比一季度末有所加倉。
除了朱少醒和胡昕煒外,孫彬管理的富國價值優勢混合、鄢耀管理的工銀瑞信圓興混合、王園園管理的富國消費主題混合、鄢耀管理的工銀瑞信核心優勢混合這四只基金也均重倉千味央廚,其中孫彬管理的富國價值優勢混合持有125萬股,位居千味央廚第三大流通股東。
從股價來看,截至6月5日收盤,千味央廚今年以來已經下跌了35.32%,其中僅二季度以來便大幅回調了超25%,最新市值僅剩34億元。此時的上述知名基金經理加倉,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抄底意愿。
整體來看,機構對消費板塊的整體持倉水平正在穩步提升。國金證券研報顯示,基金在消費板塊的倉位水平自2023年二季度以來逐步升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大消費倉位水平達到23.8%,環比上漲1.3個百分點,超過歷史平均水平。
消費主題基金上演大反攻
知名基金經理紛紛加倉消費股,和今年國內經濟企穩復蘇、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息息相關。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萬億元,同比增長4.7%。“五一”假期,消費市場更加繁榮活躍,據商務部大數據監測,節日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6.8%。其中,線上消費增長較快,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8%。
“我們以‘五一’長假為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量在價先’。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但與春節類似的是,人均消費不及2019年同期。這樣的恢復情況和居民的消費意愿、消費力以及收入預期密切相關。目前來看居民消費意愿修復較快,但消費力和收入預期等都是宏觀經濟的慢變量,需要更多耐心等待逐步修復。” 匯豐晉信消費紅利基金經理費馨涵表示。
二級市場上,沉寂了三年之久的消費板塊也悄然反彈。截至6月5日,萬得消費產業大類指數已經從2月份低點反彈了約14%,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
消費主題基金也上演大反攻,Wind數據顯示,自2月5日至6月4日,有16只消費主題基金的反彈幅度超20%,其中財通資管消費精選、華寶新興消費兩只基金分別大漲29.12%、25.80%,反彈幅度接近30%。
預期分歧大幅降低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公募基金經理對消費板塊的未來預期以及基本面表現的分歧大幅降低,對于消費需求恢復的節奏擁有較高的共識。
華寶新興消費的基金經理湯慧在一季度加倉了汽車、家電,并且在白酒、化妝品等行業根據不同企業的經營周期做了持倉的調整。她認為,過去幾年,雖然我國從中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中速增長階段,企業面對的不確定性和尋找增量的難度明顯提升,但結構性的需求增長仍然存在,她相信經濟轉型的過程對消費者心態和行為有深遠的影響,一方面需求的結構性增長會更多出現在非物質層面,另一方面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的要求會更加理性、苛刻。
中信保誠至誠的基金經理管嘉琪認為,當前消費估值體系仍然是基于衰退預期下的定價,很多消費龍頭估值基本都在20倍以下,未來一年實際隱含兩年分紅,普遍對應6%—8%的分紅率,再考慮市場悲觀預期已基本反映在估值里,當前消費板塊已經具備較強的絕對收益潛力。
“方向上,考慮到基本面仍在磨底的過程,大部分行業仍處于擠壓式增長的階段,因此從確定性上,我們更關注各行業滿足低估值、高分紅、高業績確定性的公司。另外,中長期關注老齡化消費方向。” 管嘉琪表示。
費馨涵認為,消費整體的需求定調是“恢復節奏平穩”,她更強調在大消費板塊中尋找子行業,尤其是重點個股的阿爾法,因此看好三方面的機會:一是能在存量市場中通過核心競爭力的護城河獲得更大份額,或者發掘出有成長性的大單品或者渠道的企業,比如美護、食品等板塊中的個股;二是理性消費趨勢下具備優勢的國產品牌,以及黃金珠寶等保值增值型消費;三是消費品中的周期性投資機會,尤其是需求端仍處于弱復蘇態勢,供給端有出清邏輯的行業,比如生豬、動保、飼料等后周期板塊。
標簽: 已然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