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央企投資新范式,博時助力把握央企價值重估新機遇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央企作為國民經濟壓艙石的戰略價值正被重新定義。近年來,政策紅利密集釋放、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崛起、資本市場改革深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著央企投資從傳統估值邏輯向新范式躍遷。
公募基金行業作為資本市場核心參與者,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并加速布局央企賽道。2023年以來,央企主題基金數量激增,根據現存基金情況加總估算,全品類央企相關基金總規模已突破3000億元。產品形態從寬基指數向行業主題、跨境產品延伸;投資邏輯從單一低估值轉向高股息和硬科技雙輪驅動;戰略定位亦從財務投資升級為產融協同與生態賦能的長期價值創造者。
這一浪潮中,博時基金以多元化產品體系、數智化能力與生態化布局構建出差異化優勢,打造出央企價值重估新紀元的博時樣本。其產品矩陣覆蓋央企改革多元化場景;投研體系深度融合AI技術,實現從被動跟蹤到主動賦能的跨越;更通過“戰略賬優先于財務賬”的價值堅守,在服務國家戰略與滿足投資者收益需求間找到平衡點。
博時的探索,不僅為央企資本運作提供了市場化工具,更揭示了公募基金行業在服務實體經濟和廣大投資者中的角色進化路徑。
政策驅動與產業升級雙主線下,指數化工具持續創新
政策催化與產業升級的雙重力量,正重塑央企估值體系。2024年《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將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考核,指示長期破凈央企通過橫向并購、縱向產業鏈整合修復估值。國資委同步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投入倍增計劃”,據國資委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中央企業資產規模突破了90萬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2.7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占總投資的比重首次突破了40%。
這一背景下,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000861)、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932037.CSI)等創新工具應運而生,精準覆蓋央企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領域的核心資產。
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從國資委下屬央企上市公司中,綜合評估其在企業創新和盈利質量方面的表現,選取較具代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較具創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該指數尤為注重成份股的創新驅動特征,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據中證指數公司及Wind披露,該指數分布在通信、計算機、電力設備、國防軍工等行業上的成份股比例較高,合計權重超40%;前十大成份股中,有四只聚焦于計算機、電力設備、通信等板塊,合計權重占比為16.68%,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堪稱創新驅動排頭兵。
同期,Wind數據顯示,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近12個月的股息率為3.59%,優于同期創業板指(1.33%)、中證500指數(2.02%)、滬深300指數(3.41%)和上證指數(2.99%);自2012年12月31日的基日起累計收益率高達134.33%,年化收益率7.43%。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強調確保能源資源安全,在頂層設計及相關政策規劃下,央企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能源輸配三個視角助力“雙碳”目標及現代能源體系建設。
此背景下,2022年11月16日,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指數(932037.CSI)作為“1+N”系列央企指數的重要成員正式發布,主要選取國務院國資委下屬業務涉及綠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輸配等現代能源產業的50只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央企現代能源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根據Wind對2016年12月30日(基日)至2024年11月5日的數據統計,央企現代能源指數在過往表現和風險收益比上優于主要寬基指數和同類指數,自基日以來年化收益率高于滬深300、國新央企綜指和全指能源;且從風險收益比上看,央企現代能源的年化波動率和年化夏普比率均優于滬深300、國新央企綜指和全指能源。
產品體系多元化擴容
當低估值與資金偏好共振,這些創新指數工具以其優異表現成為基金配置重要參考,使投資者得以通過單一工具捕捉多維度產業升級紅利。博時基金旗下央企創新驅動ETF(515900)及其聯接基金(A類:007796、C類:007797、E類:019066)、央企現代能源ETF(561790)及其聯接基金(A類:021922,C類:021923)等產品,以低門檻、高流動性的優勢,成為連接政策導向、產業升級與市場需求的橋梁。
早在2019年9月,博時基金便成立了央企創新驅動ETF(515900),緊密跟蹤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表現,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最小化。根據2025年第1季度報告,央企創新驅動ETF過去一年、三年和五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4.06%、19.89%、66.24%,三項數據均高于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2%、11.01%以及47.71%。
央企現代能源ETF則是博時指數家族中的另一成員,該基金成立于2023年7月,由實力老將楊振建掌舵。基金定期報告顯示,從持倉情況來看,截至今年一季末,該基金持倉前十的股票包括長江電力、國電南瑞、中國核電、三峽能源、中國鋁業、中國電建、國電電力、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和云鋁股份,集中在能源、公用事業領域,投資策略十分清晰。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年一季末,該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5.34%,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4.94%。
博時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 2025年第1季度報告
(基金過往數據不預示未來;以上僅作指數成分股列示,不構成個股推薦)
產品多元化布局的背后,是博時對全場景投資需求的精準覆蓋,其構建的寬基、行業加跨境的立體化投資體系,以及主被動結合的投資策略,使博時基金在把握央企估值提升窗口期中處于優勢地位。
“博時范式”塑造央企價值投資核心競爭力
博時的核心競爭力,源于“戰略賬優先于財務賬”的投資哲學。博時基金曾表示在新時代必須以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央國企的投資價值。既要認識到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傳統資源要素或可能實現價值重估,也要重視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在打開企業成長空間和打造第二增長曲線中的關鍵作用。例如,在能源領域,央企現代能源ETF既配置傳統能源保供龍頭,又重倉新能源技術領軍企業,平衡短期波動與長期轉型需求。
數智化轉型是博時投研能力的另一大支柱。
公司自2018年啟動AI技術探索,2023年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構建起覆蓋投研、營銷、風控、運營、研發的全業務AI應用體系。
博時基金表示,以AI驅動的投研引擎能夠實現三大賦能。首先是智能因子配置,自2022年應用以來,通過機器學習算法構建非線性動態配置框架已在核心股票池實現超額收益。其二是深度學習因子挖掘,運用神經網絡處理海量行情數據,為投資團隊創造差異化Alpha因子。第三是采用大模型挖掘文本因子,開辟另類數據價值藍海、探索新的阿爾法來源,實現95%準確率的研報觀點批量提取。
博時的生態化布局進一步放大了其價值。通過與國新投資等機構深度合作定制指數工具,博時基金不僅是央企改革的參與者,也是重要推手;在長期主義理念的指引下,博時不僅表現出穿越周期的韌性,更通過分紅再投資、定投策略等展現出持續增強投資者獲得感的決心。
央企價值重估的本質,是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新定價,而《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的適時出臺則給公募基金指明了行動方向。博時基金將繼續堅持與時代同頻,以多元化產品體系為投資者提供分享改革紅利的工具,以數智化轉型書寫央企價值投資新范式,堅守長期主義理念共筑央企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標簽: 博時
相關文章
-
博時市場點評7月2日:滬深兩市調整,成交繼續縮量詳細閱讀
?? 【博時市場點評7月2日】滬深兩市調整,成交繼續縮量 ??每日觀點 ?? 今日滬深三大指數調整,兩市成交縮量至1.4萬億。昨日ISM公布的數...
2025-07-02 5 博時
-
博時宏觀觀點:啞鈴型配置應對外部風險詳細閱讀
海外方面,美聯儲6月FOMC如期按兵不動,關稅的通脹效應傳導需要時間觀察,經濟預期與點陣圖整體體現美國經濟前景更偏向滯脹方向發展,目前市場預期今年...
2025-06-24 14 博時
-
博時市場點評6月4日:兩市繼續上漲,創業板漲超1%詳細閱讀
?? 【博時市場點評6月4日】兩市繼續上漲,創業板漲超1% ??每日觀點 ?? 今日滬深三大指數延續上漲,創業板漲逾1%,兩市成交小幅放量至1....
2025-06-04 30 博時
-
博時基金江向陽: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不僅僅是國之大者的問題,也是投資者未來盈利的根本源泉詳細閱讀
專題:2025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 5月24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25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深圳隆重啟幕。大會匯聚學術界頂尖專家、公私募基金領軍人物...
2025-05-24 38 博時
-
博時基金關于自由現金流ETF的觀點詳細閱讀
自由現金流是企業在扣除必要資本開支后能夠自由支配的現金。對上市公司而言,現金流可靈活應用于資本開支、并購重組、債務償還、分紅回購等不同情形,便利企...
2025-03-24 37 博時
-
婦女節有禮 | 博時基金三八婦女節活動,定格她風采,“鏡”顯她力量詳細閱讀
專題:2025女神節:致敬基金圈“她力量”解析女性投資理財 (來源:博時基金) 春醒桃花開,聽雨燕歸來 第115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如...
2025-03-09 46 博時
發表評論